近期,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紛紛加入網絡直播開展業務營銷,關于貸款直播的話題引發業內關注。相關業務火熱開展進行的同時,監管也正著手摸底直播貸款風險。
7月5日,界面新聞從相關渠道獨家獲悉,原銀保監會風險處置局7月4日向各家銀行下發《關于開展網絡直播銷售情況調研的通知》(下稱《通知》),擬開展書面調研。
《通知》設置了七大問題,調研內容主要關注銀行2021年以來的網絡直播銷售情況和過往的投訴糾紛。
具體來看,一是調研銀行2021年以來通過官方賬號開展網絡直播銷售的次數、累計參與人數、業務規模等。
二是要求銀行列舉通過網絡直播銷售的主要業務種類(如開卡、個人貸款、理財等)和涉及的產品品種(如信用卡、個人貸款、理財產品等)。
三是銀行開展網絡直播的主要平臺(次數占比10%以上)名稱。
四是了解銀行開展網絡直播的主要平臺開展網絡直播銷售的業務辦理流程、客戶資質審核等風險管理措施以及相關制度機制建設情況。
五是關注投訴糾紛。調研2021年以來涉及銀行網絡直播銷售的信訪投訴和訴訟情況、主要糾紛點等。
六是關注是否有無資質主體違規以銀行或銀行員工名義開展網絡直播并銷售相關金融產品。
七是網絡直播銷售相比傳統銷售模式有哪些優勢,業務開展中面臨哪些問題和困難,對于加強網絡直播銷售管理有何建議。
據了解,本次調研內容僅針對通過網絡直播方式開展產品推介、在線銷售的情形,不含品牌推廣、慶典論壇直播等行為。
近期,直播貸款火出圈,離不開部分網絡主播在直播間“送溫暖”。限時4.8%利率新人專享額度,新出賬客戶最高10天免息,最高可借20萬元……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上,主播們曬出各種貸款福利,有的甚至直接在直播間掛出了貸款申請H5鏈接,并通過各地低息、折扣方式在直播間攬客,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圍觀申請。
除了助貸平臺,銀行、消費金融公司都紛紛加入網絡直播開展業務營銷。據不完全統計,交通銀行、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寧波銀行、中信銀行、馬上消費等機構都“試水”過貸款營銷直播。
但金融作為特許經營行業,如今將貸款直播納入營銷新渠道,其邊界應在哪里?直播帶貨的模式能在金融領域走通嗎?這或許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監管和行業需要共同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 1 中互金協會:17家消金公司聯合發布《消費金融行業催收自律倡議》
- 2 62款App完成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合規整改,京東、抖音、淘寶等在列
- 3 德芯科技艱難上市狂分紅數億:業績大幅下滑,應收賬款周轉率驟降
- 4 25億IPO終止,寧德時代洽談收購光伏“獨角獸”,后者有望獲數十億級別資金注入
- 5 快遞柜跑出IPO,豐巢“闖關”港交所上市
- 6 廈門銀行半年報創多年來“最差”,凈息差行業墊底
- 7 IFC加入!南銀法巴消金增資獲批: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4.38%
- 8 昆侖聯通8000萬補流全砍:曾分紅近億,應收賬款周轉率連年下滑
- 9 中信百信銀行行長寇冠任職資格獲批:今年上半年營收凈利潤雙降!
- 10 東方付通與上海銀聯電子支付合計罰沒48萬元!